Download PDF
doi: 10.14218/MRP.2015.012
Published online: June 15, 2015
对于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比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血小板输注是较为常用但颇具争议的方法之一,主要原因是对其安全性知之甚少。
众所周知,血小板是一期止血的中坚力量,参与了血栓的形成。对于血小板输注,临床医师最担心的是输注血小板是否会增加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
近期Blood 上刊登的一篇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研究人员利用全美住院病人数据库(NIS)对2007- 2011 年的79980 例ITP、10624 名TTP 和 6332 名HIT 患者的住院病例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10.1% 的TTP 患者、7.1% 的 HIT 患者和25.8% 的ITP 患者曾接受过血小板输注。在TTP、HIT 和ITP 患者中,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4.1%、20.6% 和0.9%;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3.7%、5.7% 和11.5%;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5.1%、7.1% 和0.5%;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2%、2.3% 和0.3%。
多参数的logistic 分析结果表明:在TTP 患者中,接受血小板输注会导致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和院内死亡的风险显著增高,但不会增加卒中和静脉栓塞的风险;在HIT 患者中,接受血小板输注会导致动脉栓塞的风险增高,但不会增加静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和院内死亡的风险;在ITP 患者中,输注血小板并不会增加静脉栓塞、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和院内死亡的风险。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ITP 患者中,输注血小板是相对安全的,不会增加血栓风险。但是在HIT 和TTP 患者中,输注血小板时需要警惕血栓的形成,在决定输注血小板时一定要权衡利弊。
为何在TTP 患者和HIT 患者中输注血小板会增加血栓风险,但是在ITP 患者中输注血小板却不会增加血栓风险呢?研究人员解释到:TTP 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为血小板微血管血栓的形成;HIT 的发生则主要是由于肝素依赖性的抗血小板因子导致血小板异常活化和血栓形成。因此,在这类疾病中输注血小板可能是一种“火上浇油”的行为,需要十分谨慎。
Copyright © XIA & HE Publishing Inc.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License (CC BY-NC 4.0), permitting all non-commercial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