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JournalsCollections
For Authors For Reviewers F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Open Access
Ethics Advertising Policy
Editorial Policy Resource Center
Company Information Contact Us
OPEN ACCESS

个人写作经验浅谈

  • 翟自立
Medical Research & Publication   2016;2(3):115-118

doi: 10.14218/MRP.2016.052

Published online:

 Author information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害怕上一周一次的语文作文课,那不是一般的害怕,简直怕得要命,结果逃课是常有的事。好在我的其它科目都非常好,写作不行并不影响我以不错的成绩上了大学、研究生,以及后来进入实验室。那时还没有发表SCI 文章的强制要求,我的导师也是喝过洋墨水的,开明!他说美国对硕士研究生不要求发表文章,是个训练阶段,有点资料写点综述就可以毕业等等。于是我按导师的要求,查阅文献,痛苦地完成综述初稿。待导师拿到我的综述,刚瞄一眼,脸色立马阴沉下来,“你写剧本呀你,还开场白。”于是我被劈头盖脸训了一通。原来我把“前言”写成了“开场白”三个字。虽然这件糗事过去了多少年,但我仍记忆犹新。我想对于年轻学者,尤其首次撰写论文的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些写作上的烦恼。后来,我陆续写了些论文,包括一些SCI 文章,积累了点心得,加之近年来为国际性学术杂志审稿百余次,其中有不少从国内作者投来的稿件,发现在写作方面的一些常见的、共性的问题,觉得值得写出来,希冀与国内同行,尤其是年轻学者共勉。

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

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涉及到写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字编排

文字编排问题很常见,譬如英文中夹杂有宋体格式、字体大小不一、边距太宽、分页位置不当、该有空格的地方无空格、放置图表的位置不当、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等等。这些小问题往往是由于作者个人习惯或粗心造成的,如果作者在写作和校对的时候稍加留意,问题是可以避免的。虽然它们无伤大雅,但给审稿者留下不好的印象,进而影响对文章整体的判断和评价。

二、实验设计、资料解释和文字表达

这些方面的问题包括收集的数据太少、研究目的不明确、结论与目的不一致或下的结论太大、分组不合理、采用的模型不当、提取物的化学成份不明、剂量选择不符合临床使用量、词不达意、统计处理与比较有误、参考文献太陈旧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往往是致命的,大修已是不错的结果。还有些问题如收集的资料已经定了,成文的时候没有时间再补充,如若平时能多投入点精力和时间,把事情做漂亮,肯定能大幅度提高论文质量,比如对资料的解释更合理些、对研究进展评价更到位、文字表达更通顺些、选用更恰当的统计学方法等。

收集的数据固然重要,但切记很多论文被拒,并不是因为收集的数据本身的问题,而是写作质量不高,造成审稿者对撰写内容不知所云或无法说服审稿者。

写作前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由于国内体制等因素,一些文章投寄得很仓促,明显地没有准备充分。这里暂且不谈体制好坏,本人也没有兴趣和能力改变它。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提高论文质量和可发表性呢?作者不妨在动笔前扪心自问四个问题,测试一下是否准备好写一篇论文。

一、收集的数据足够写篇完整的文章吗?

在现有的时间、能力和资源的情况下,是否已尽最大的努力收集到最多最好的数据,不需要补充新的数据,而且收集到的数据100% 支持结论,假设与结论一致,数据间不矛盾并相互支持等。

二、你相信自己的数据吗?

听起来是个愚蠢的问题,但实实在在太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公开发表的资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你是 100% 相信你的数据吗?实验不是不允许出现失误,但你有信心在5 次试验中有4 次可以重复出类似的结果吗?

三、你了解你的研究吗?

你是否对你的研究工作在该研究领域中有个较为准确的定位?你能说出你的资料中,哪些是已报道过的,哪些是没有报道的?你的研究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理论、新的概念、或是为学科带来新的知识?

四、你知道文章的去向吗?

或许你对你的数据信心满满,或许你自我感觉你的研究很新颖、独特、创新性高,一切都很完美,或许你不明缘由地特别喜欢某个杂志,但你知道那个(些)杂志在发表文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两方面适合你的文章吗?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Yes,那你已准备好,是动笔的时间了,我担保你很快写出一篇成熟的质量高的文章。我知道很多人边做实验边写文章,自觉去写也好,被上面要求的也好,不是不行,关键是看似效率高,其实不然,期间不知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毕竟实验假设不是都正确的,否则的话大家都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做研究了。可以说实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的矫正假设的过程。

轻松的写作

在我刚踏入实验室时,看到一个博士生正在写论文,问到她感觉如何,她说以前做实验的时候想坐下来写论文,现在写论文了又想回到过去做实验。可见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数据是自己的,但感觉在写别人的似的,很生疏。它会使你头痛欲裂,食之无味,夜不成寐。如何让写作变得轻松呢?

一、不要轻易动笔,欲速则不达

匆匆忙忙地去写,很有可能一天下来也憋不出一个字,即使完成百儿八十个字,第二天感觉不好,还得重来。在毫无章法的时候,不妨多看看文献或与同事聊聊,说不定受到一句不经意的话的点拨,会让你茅塞顿开,动笔如有神助。但有两点例外,一是时间紧迫下,人的脑袋受强烈刺激可能灵光起来(事实上也不得不),或许能很快写出一篇好东西来;二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半睡半醒中容易产生灵感,若朦胧中梦到奇异妙招,为了你的事业和前途,必须爬起来,趁早记下来,这梦境中出现的东西稍纵即逝。

二、勤思考

不急于动笔有两个非常重要且意想不到的好处,绝对让你受益匪浅。一是减少抄袭的机会。由于英语非母语,即使英语写作水平再高,也难以达到地地道道的程度。我以前有体会,看文献时读到一些句子,感到太好了,简直就是为我而写的,说的就是我心里想的,兴奋地抄了下来,久而久之,这些句子变成了自己的了(抄袭而不自知)。为杜绝这种不良习惯,阅读文献时,尽量理解作者的思想而不是记忆语言。在脑海里要反复推敲,逐渐形成清晰的思路,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二是让你的文章提高一个档次。经常听说文章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数据的多少与好坏,而是看讨论部分写得如何。也就是说写文章不能只局限于收集的那些数据,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发现问题的实质,写的有深度,每一句话都在读者心里产生共鸣。好比去了解一个城市,站在一条马路上,看到的毕竟是局部,若从高空中往下看,或站在桌前浏览一张城市地图,则能够窥视全貌。

三、要有目标

正如做课题要有目的一样,写论文也要有目标。前面已提到,写文章前心中要有方向。要按照与你文章匹配、门当户对的杂志要求来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按杂志的要求并不单指排版格式。其实投稿时格式是次要的,许多杂志允许你使用不同的格式,等稿件接受后再去修改格式。我说的按杂志要求主要指投其所好,随它们的思维方式来写。简单起见,我举个例子:一篇关于某个药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如果投给肿瘤专业性杂志,侧重点是该肿瘤;投给药理学杂志,侧重点是药物;投给综合的生物学杂志,侧重点是作用机理。可以说,同样一篇文章,投寄不同的杂志,语言表达的侧重点,尤其是前言部分应有所不同,因为不同杂志的受众及审稿者的兴趣不一样。

四、给前言和讨论部分列出提纲

与材料方法和结果两个描述事实部分比较,前言和讨论写起来难度要大,但这两部分可用来衡量作者基础知识和学术水平。在写这两部分前,作者心中应有大致计划,写多少字,分几段,每段的主题是什么,用什么论据去支持,论据的文献来源等等,心里都要有谱。如此,动笔就轻松许多。

根据个人习惯和实际情况,可从文章的任何一个部分开始,或一气呵成,或修修补补。心里没底的话,可从最容易的材料方法部分着手,慢慢地进入状态,整理出头绪;思路清晰的话,可直接从摘要或背景介绍开始。有一个完美的摘要,则掌握了文章的走向,写起来得心应手。现在学术会议很多,在数据成稿之前,你可能已经参加过一个或多个会议,对参会资料的认真准备将会对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减轻不少压力。

写作应遵循几项原则

写作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既需要清楚地解释你的数据,阐明你的观点,又不能天马行空,东拉西扯。这叫有理有节,用最小的篇幅为读者诠释清楚你的资料、见解,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想、并相信,就是一篇好文章。为此,应遵循几项基本原则。

一、简单

就是不复杂。数据绝不是越多越好,要精炼,次要的数据如果扔掉可惜,可放入补充资料里。图与表格不要表达相同的数据,保留其中一个足已。结果部分避免重复表格中的数据。此外,在材料方法部分,常规技术方法宜简单明了,只需要提及关键步骤。不常见的方法,如有可能,尽量给出参考文献。如果方法为自创的,则尽量细化,让别人能重现出来,但避免使用操作手册样格式,细化要适可而止。

二、简洁

句子要简洁,不罗嗦,尽量不使用过多的连接词,句子套句子让人猜谜语,读起来费解。一样的句子甚至同样的句意不要反复使用,除特别重要的需要在特定的位置重复强调外,尽量做到每一个句子都赋有其特定的含义。选用词汇上,能用一个单词的,不用同样语意的复合词。但应注意,不要反复使用同一个词,需要的话,用其它词代替,读起来生动,不单调乏味。

三、集中

结论是文章的中心,全篇围绕它阐述研究目的、假设、论点、论据、结论重要性和意义等。不跑题,不泛泛而谈,避免像写综述一样扩展开来论述。

四、具体

用数字说话的,远比文字表达清楚,有说服力,比如“显著性下降,达70%”比“明显的下降”好;“存活率30%”比“存活率低”明确。要善用统计说话。“30%显著性下降”比无显著性差异的“70%下降”有意义。

简单、简洁、集中、具体等都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石,应当牢记于心,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中,但切记滥用。比如“血浆水平从23.45±4.56 (n=8)上升到32.10±5.43 (n=10),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有问题吗?没有。但如果有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甲组、药物乙组、药物伍用组和药物阳性对照组,外加治疗前、治疗后12、24和48小时,各组都这么写法,有问题吗?大了去了。我想没有一个读者会去关心这些无聊的数字。此时三四句简单的语言描述远胜过一堆数字。

做好修改编辑工作

完成初稿,仅是走完论文写作路程的一半。后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应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完善论文,等审稿者拿到手里的时候是一篇确确实实的成熟的文章,哪有不接受之理。

一、核对数据、图表

图表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出错,输入数值、复制、用固定模板制作图谱等都是易出错的时候。除了小心和仔细检查外,没有他法。一旦怀疑,立马核实。此外,注意图表在稿件中的位置。

二、反复阅读,字字推敲

对待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稿子,就像对待新出生的婴儿一样,要细心、耐心。这也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要不厌其烦、反反复复、鸡蛋里挑骨头。也许有人会想,哪有那个闲心,花点钱找个编辑去做就是了。听起来不错,但大错特错。编辑做的是面子,里子还得你做。因为你对收集的数据最清楚,你最内行,你是专家,对于方法和数据别人永远都无法替代。所以,要静下心来,再用心些。你会发现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不但你的文章有质的提高,你也会有进步。何乐而不为!

三、确保引用的文献无误

对于参考文献,也许你看了原文,或许是从别人文章里转引而来。一篇文章被转引几次,早已失去了原味。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根据一篇文章去查被引用文献原文,结果发现原文根本没有这篇文章表达的意思和采用的方法。因此,要认真核对,确保引用的文献无误。但也同时核对没有歪曲原意和没有Copy/Paste原文的句子。

四、利用好共同作者

既然把名字放上去,共同作者有责任把好关。有时候实验数据是由几人共同完成,这时每个人都应担起各自的责任,确保自己的部分准确无误。

小结

论文撰写不容易,需要作者的认真和耐心,容不得马虎、浮躁。对于一个年轻学者,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不断地历练,假以时日,必能掌握技巧,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本文罗列了写作中常犯的一些错误,以及为避免犯错应遵循的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其间涵盖有本人在写作过程中积累的点滴心得体会。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也仅仅对问题点到而止,没有展开详细论述。尽管如此,还是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助部分年经学者一臂之力,尽早写出优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