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3月11日(周六),一位患者家属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拍到了这样的照片:一位女医生打着吊瓶却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他说,同时还看到几位孕妇护士坚守在工作岗位。不由得特别感慨!
然而这已经不是第一起关于医生打着吊瓶却还坚守在工作岗位的报道了: 2016年5月22日,据印象海宁网络自媒体爆料,嘉兴一院住的一位年轻医生,生病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一只手挂着盐水、另一只手操作电脑。
就在今年年初,沈阳市一名头顶输液袋的女医生照片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视野,图中女医生是沈阳市妇婴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而且还是一位已经怀胎5个月的准妈妈。
关于医生带病工作的案例这只是被报道出来的一小部分,而且在医生的眼中,早就屡见不鲜了,但不管怎么说都掩饰不了医学领域其中的几个问题。
一、医生拥有高度责任心
为医者,五年学士、三年硕士,甚至于三年博士,经过这么多年知识与医学环境的熏陶,使得每一位临床医务工作者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他们心里深深地明白,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健康、是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丝差错,所以无论是疾病的诊疗过程、患者的护理工作还是病志的书写、医嘱的执行,她们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从嘉兴一院年轻医生到沈阳市妇婴医院的儿科医生和孕妈妈,以及内蒙古妇幼保健院的女医生,他们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相信每个医院对于知识分子的管理还是非常人性化的,虽然有工作纪律,但并不那么苛刻呆板,然而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她们处于生病的状态还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这份敬业精神少不了她们对患者以及对待工作的那份责任心,称她们为最美医生一点都不为过,为她们点赞!
二、医院科室缺人
面对上面三幅图,不同职业的人可能感触不一样。对于患者来说,无疑除了感慨都是感慨:一来可能是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在患者心里一直以为医生这个职业是多么的好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受别人的尊重,没想到居然这么辛苦,生病了还得坚守在工作岗位;二来可能真的是被医生对待工作的责任心、敬业精神所震撼。而对于我们医疗圈业内的同行来看,更多的是科室缺人的一种无奈,本来该五个医生干的活,可能由于科室缺人落到了三个甚至于两个医生身上,这就逼得她们即使打着吊瓶,也得把医嘱下完、病志写完,因为那些活早干晚干都是你的,而且那么多患者还等着接受医疗服务呢。
前些天,一篇《470万医学生毕业,只有75万从医》文章顿时掀起了医疗圈的惊涛骇浪,无不惊叹国内医生的短缺,同时也担忧未来面临有病无人医的尴尬处境。纵然该篇文章遭到了很多人质疑,阐述其研究数据不严谨、“医学生”与“潜在执业医师”概念混淆等问题,但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当前国内医生数量存在巨大缺口。
然而,仍有一个矛盾一直让人很费解,医院部分科室缺人、医务工作者超负荷工作是事实,而大量毕业生徘徊于各大招聘会现场找工作困难也是事实,以至于近些年,医学生考研比例不断地刷新纪录,为什么形成一种缺人而不招人的情况呢?
三、分级诊疗还有待于更加落实
当我们看到各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的场景,除了一个劲的抱怨医疗资源的匮乏,可能忘记了还有很多基层医院门可罗雀,有的时候一个科室医护工作者的数量要比患者都多。正是这种大家有病了,不管大病小病,就去三甲医院、当地最好的医院去看的情况,促成了很多三甲医院医护工作者处于相对人手不够的境地,超负荷工作成为一种常态。
图中主角所在的嘉兴一院、沈阳市妇婴医院、内蒙古妇幼保健院,都是当地市里很有名气的医院,我们很少听说哪个乡镇卫生所的医生打着吊瓶在工作,这不是说他们不够敬业,而是乡镇卫生所并没有那么多的患者,需要他们加班加点的去工作。
说到分级诊疗,国家层面正在通过各种政策积极地推动,但为什么效果却不是非常的显著呢?这是否主要还是患者对当地卫生院能力是否认可的问题?
就拿前阵子腾讯新闻展示的一篇题目为《1岁男孩肚子疼,手术取出3斤“胎儿”》的新闻而言,小男孩属于寄生胎,而当地医院一度认为是“漏斗胸”、“疝气”,还差点实施了手术。不是他们不用心,的确可能真的经验欠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恰恰就是患者舍近求远、宁愿受苦也要挤在大医院看病的根源,而这又恰恰是导致大医院医务工作者数量相对不足、超负荷工作的根源。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与督促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以及全科医师的培养和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进行,为大家提供满意、放心的卫生院当地医疗指日可待,那么大医院医务工作者重负放下的时刻也指日可待。当然,这个指日可待究竟还得等多久需要我们拭目以待,但是,打着吊瓶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这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