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Standardised residency training: students' concerns
作者及其团队介绍:肖雨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本科在读,已推免2018级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硕士研究生。王一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本科在读,已推免2018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直博生。
Q1
在这项研究的科研及投稿过程中,有哪些环节是您印象比较深刻的,能和大家分享下吗?
A1
因为这是我和王一婷同学第一次投稿,而且毕竟是Lancet这种顶级杂志,所以可以说全程都印象深刻。哈哈。可以描述一下整个过程是怎样的。我们是在8月时,看到Lancet杂志上线了一篇题为“Doctors in China: improving quality through modernisation of residency education”的综述,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宏观叙述了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师培训制度的改革变迁历程。因为我们是五年制临床医学的学生,所以会相对比较关注读研的选择;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读研主要有科研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四证合一)两种类型,各有利弊,作为学生其实对政策并不太了解,普遍感到十分迷茫;同时,对这两者的选择也会让学生十分矛盾纠结。我和王一婷同学阅读了这篇综述之后,觉得这篇文章从宏观角度把政策制定讲得比较透彻,而我们作为本科学生,可以从自身经历出发,谈一谈规培政策对我们的影响。当时也没有把握能被收录,但我们心态比较好,觉得即使是借此了解一下投稿的流程也好。之后在投稿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并不是写好这篇文章就行了,要填好几种声明,好几种表格,还需要写一个Cover letter,这些都是以前我们完全不知道的事情。但我们也没有请教任何其他人,没有去网上搜寻模板,而是严格按照网站上的要求和我们自己的理解,进行填表和cover letter的书写。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种Correspondence按照要求本来应该控制在;但我们在投稿要求中看到,可以字数超标并在cover letter中指出哪些段落是可以在正式发表时略去的。在我们的反复修改下,我们觉得要完整清晰地表达我们想说的内容,依然需要400多词;于是我们在cover letter中如实说明了超词的理由,以及如果需要删减的话建议删减哪一个部分。投稿之后,我们搜索了丁香园论坛,发现其他同行普遍的经验是1个月以内给出答复,如果超过1个月,多半就会被拒,所以我们等待1个多月之后依然没有回音,基本上心里已经觉得没有希望了,还总结了一下觉得我们投稿的策略过于稚嫩、有诚意而缺乏套路了。然后慢慢就把这事情遗忘了,直到3个月以后收到邮件告知状态已变成Accepted。这篇Correspondence没有经过online first的步骤,之后又等待了2个多月,直接出现在了正刊上。
Q2
目前有许多科研单位不认可Letter作为晋升或毕业的指标,您认为发表Letter类文稿的重要性是什么?
A2
这个我自然也是听说过的,但我们写的这一篇文章既不是为了毕业也不是为了评奖、晋升,所以可以说没有这方面的负担了。在我看来,不管是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还是Letter性质的文章,目的都是为了向他人传播自己的学术成果或者学术观点,只不过前者倾向于传播自己的原创科研成果,后者倾向于评论他人的成果并作出评价或补充。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很容易理解Letter的重要性。其实它就是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可以用阅读量、转发量、引用量来反映,但不能用评奖、晋升、毕业这些外部事物来评价;反过来说,评奖、晋升、毕业如果用我们这种性质的Letter作为主要指标自然也是不合适的。
Q3
Letter这种文稿体裁,与其他文稿体裁的区别有哪些?
A3
篇幅较小,需要用更精简的表述把问题说清楚;一般需要有个人的观点加入,相比于article的“陈述”,这种问题更像是“论辩”。与之对应的,这种文体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有更强的可读性和文学性,很多大家发表的Letter除了准确地解释科学问题、阐述学术观点之外,还能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让整篇文章很美。
Q4
发表一篇Letter体裁的文稿,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A4
首先是对需要评论的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确定是否有必要写一篇Letter。如果决定了要写Letter之后,那么就要想好主题是什么,在自己要表达的内容与该杂志的读者群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接着,在动笔之前要熟悉该杂志的Letter投稿要求;同时,通过阅读之前发表的Letter,大致把握该杂志既往发表的Letter的文笔风格。我们在写作之前,阅读并整理了100余篇发表于Lancet的Correspondence,侧重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去分析,慢慢地找到了这类文章的感觉。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要体现清晰的逻辑并尽量采用地道的表述方法,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写成高考英语作文和四六级英语作文那种“八股”而逻辑不通或没有真材实料的文体;当我们感到我们有些表述比较吃力的时候,我们并不怎么去询问,而是直接从之前整理的100余篇Correspondence中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