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JournalsCollections
For Authors For Reviewers F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Open Access
Ethics Advertising Policy
Editorial Policy Resource Center
Company Information Contact Us Membership Collaborators Partners
OPEN ACCES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北——项目参与人员“组队建议”

  • 杨小骏
Medical Research & Publication   2019;5(1):10-10

doi: 10.14218/MRP.2019.004

Published online:

 Author information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大多数的标书,研究团队的人员组成并非重中之重。但是配置合理的研究队伍依旧是基金评审的评判标准之一。在本篇中,我们主要介绍如何“组建一支合理的研究队伍”以应付基金评审的要求。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应该有6-10个人,虽然大多数的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是由1-2个人完成的,但是小编还是强烈建议主要研究成员应该至少大于8人。

1. 对于青年基金项目,人员职称的配置要求并不高,因为高级职称3项的限项要求,很少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加入青年基金的研究队伍,当然评审对于青年基金的高级职称研究人员基本不做要求。青年基金最好含有1名高级职称(通常是申请者本人);中级研究人员2-3人(讲师不限项,所以可以互挂,你们懂的);研究生或技术人员4-5人,一般总人数7-8人即可。

2. 对于面上项目,最好有1-2名高级职称(一般申请者占1个高级职称,另外最好有一个副高职称参与);中级研究人员2-3人,研究生或技术人员5-6人。总人数最好超过8人,满员尤佳(这样评审专家会“认为”队伍稳定,富有活力)。

3. 最好有针对性的进行项目分工,特别是有特长的研究人员,如病理切片的分析、细胞培养等,这样增加了项目完成的可行性。

4.有些大佬早已退休,或者是常年在国外不参与国内基金申报的,是否加入这样的人员在人员组成中是个难题。有的人认为加上这样的学术大佬可以极大的增加项目完成的可能性;而有的人认为这类大佬明显就是“打酱油”的,既不可能亲自做实验,也无法保证研究时间,况且也不可能“被领导”,反而对课题申报有害。

本人认为加抑或不加,主要看评审专家的想法,有的专家觉得有大佬的参与对于课题的完成有益。然而有的专家,特别是对国内现行科研体制“有意见”的专家,看到“小带大”的科研组合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小编认为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加,最好能够加一个高级职称(最好是副高职称的科研人员加入到课题组中),但是由于基金委要求高级职称的最多参与3个课题限项要求,这一点比较难以达到。

5. 参与者的选择:如果有多种选择的话,尽量选择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经历与本项目有相关性的,这样他们发表的科研论文就可以直接作为研究基础为项目申报所用。

6. 参与者的个人简历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倾向于申请的课题方向,并与课题中各人的分工相一致。

7. 每年工作时间的分配:对于中级职称和研究生可以写的多一些,如果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参与课题,特别是自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人员,尽量不要写太高,以避免总研究时间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