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JournalsCollections
For Authors For Reviewers F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Open Access
Ethics Advertising Policy
Editorial Policy Resource Center
Company Information Contact Us Membership Collaborators Partners
OPEN ACCESS

临床科研项目都需要伦理审查吗?

  • 崔焱
Medical Research & Publication   2019;5(4):172-174

doi: 10.14218/MRP.2019.077

Published online:

 Author information

导言:

临床科研中的伦理审查是必要的,既是对受试者的必要保护,也是督促研究者规范严谨故而保护研究者的手段。

没有或者不规范的伦理审查,很可能会给受试者带来巨大的伤害,而研究实施者也是在刀尖上跳舞,随时可能身败名裂,甚至陷入牢狱之灾、成为历史的罪人。

期刊杂志也很注意投稿的文章是否有规范的伦理审查。2019年上半年有215篇中国学者发表的SCI被撤稿,其中部分撤稿原因是由于伦理批准不规范所致。其实这些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还有更多投稿因为没有规范的伦理批准而直接被拒稿。

对于伦理审查,很多医生不是很清楚,或者有些错误的概念。所以我们特意请来专门从事研究伦理学的专家,北京友谊医院的崔焱博士,于6月26日给我们分享临床科研中需要注意的伦理问题。希望大家都有收获,在规范的伦理审查下从事临床科研工作。

因为崔博士讲课的内容比较长,本文是第一部分。再次感谢崔焱博士的精彩分享。

1. 临床科研项目属于研究伦理学的范畴

首先,我想和大家再把伦理的一些概念,给大家明确一下。与各位相关的伦理学,大的框架是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又分两个分支:一个叫做临床伦理学,还有一个是研究伦理学

临床伦理学是解决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伦理的问题,而研究伦理则主要侧重于与人体相关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过程中受试者权利和利益的保护问题。

所以临床伦理学和研究伦理学,它所面对的对象,还有它所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今天的分享我们还是主要侧重在与人体相关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主题,是研究伦理学的范畴。

2. 技术、伦理和法律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三个概念,一个就是医学科学技术,二是伦理,三是法律。这是不同层面的概念,这三个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事件的判断所站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科学技术是对事物做一个事实的判断,解决的问题是这件事情我能不能做;伦理是对这个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解决的是这件事情我应不应该做;而法律是对社会安全的一个判断,它解决的问题是这件事情准不准做。

三个概念所占的所站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过程是不断的相伴相克,共生共长的。

3. 找科学性和伦理学之间的平衡点

医学科学和伦理学,因为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天生具有对立性。

近几年,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研究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伦理学和医学之间的碰撞,像这两年炒的很火的干细胞治疗、克隆人的争议,以及前一阵沸沸扬扬的胎儿基因编辑的问题。

迅猛发展的医学科学技术和伦理学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对立。但实际上,科学性和伦理性,哪个方面占绝对优势,都是不好的事情。

刨除了伦理性的科学,对科学发展没有伦理约束,那么很有可能造成科学技术发展失去控制,也可能会最终导致人类自己毁灭自己的严重后果。而如果伦理性占绝对优势的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到的是:在科学性和伦理性之间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让科学技术在伦理的框架下有序健康的发展

什么东西来起到维持平衡点的作用呢?

就是靠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查。

4. 什么情况下需要伦理审查?

现在讲一些伦理的基础概念。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什么样的临床研究需要进行伦理审查。实际上也是在之前大家提出的十个问题里被反复问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伦理管理者每天应对最多的问题。

什么情况下需要伦理审查?

当研究者拿到一个临床研究项目之后,就问自己两个问题:1,这个临床研究是不是涉及到人体受试者,2,是不是一项科学研究。如果同时符合人体受试者和研究这两点的话,那么就一定需要伦理审查。

所谓的人体受试者就是,我们通过干预和互动来收集人体的一些数据,并同时获得他可以识别身份的一些私人信息,符合这个条件就叫人体受试者。

研究,则只是相对于单纯的临床诊疗活动而言的,为了达到某个研究目的,先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有相应的入排标准,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为了得出研究结论而进行的活动,就是研究。

5. 伦理审查贯彻研究的始终

在明确了临床研究需要进行伦理审查之后,研究者还要进一步明确。伦理审查,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说我在项目之初进行初始审查,得到伦理批件之后,这个项目就可以顺利开展了,之后再跟伦理委员会没有任何关系了。

实际上,伦理审查贯穿临床研究试验的整个过程,除了最开始的初始审查,之后还需要履行跟踪审查的义务,跟踪审查包括年度跟踪审查、修正案的审查,严重不良事件的审查,方案违背审查以及其他的一些审查,比如说提前终止研究的审查。

所以研究者头脑里要有这样一个概念,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方案的修改,出现了一些方案违背,都要向伦理委员会提交审查申请。并且每年都要向委员会提交年度跟踪审查报告。

6. 伦理审查需要坚持的原则

伦理审查坚持的原则包括:尊重的原则、有利或者不伤害原则、公平公正的原则

伦理审查中要坚持这三个原则,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时刻用基本原则来规范我们的研究。

7. 受试者保护尤为重要

各位研究者们一定要对伦理充分重视起来,因为现在伦理其实不仅是伦理委员会的事情,而是一个医院为整体的医疗机构受试者保护体系的建设。

这个体系中除了有最重要的伦理委员会之外,还有培训机构,利益冲突管理办公室,药学部,合同基金管理等部门。

但是,在受试者保护体系中最重要的成员,就是各位临床研究实施者

因为在整个临床试验过程中,真正与受试者面对面交流,真正能够从知情同意的过程,从整个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去真正履行受试者的保护,是临床试验的具体实施者。

8. 需要纠正的几个基本概念

接下来,我将逐条回答收集到的十个问题,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伦理方面的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我还是想把这些概念,给大家更为明确的表述一下。

首先,就是大家提问题的时候都在说,患者怎样怎样,但是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我们没有患者这个概念,不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而是研究者和受试者的关系。所以在谈及临床研究中伦理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应该应用受试者这样一个称呼。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实验和试验,实验和试验呢,在中文表述里很容易混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去搜索一下实验和试验的概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我们进行的临床研究,应该适用临床试验,即clinical trial,而不是experiment。还有一个概念,是因为有很多朋友在提问的过程中用到了伦理道德的表述。这个表述也不是特别准确。因为伦理和道德的概念是从哲学层面上来讲,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只能称为伦理委员会,还不能对道德方面做太多的约束。各个医疗机构的伦理委员会,这个全称或者是一般都叫医学伦理委员会,从英文表述上可以称为EC或者I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