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JournalsCollections
For Authors For Reviewers F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Open Access
Ethics Advertising Policy
Editorial Policy Resource Center
Company Information Contact Us Membership Collaborators Partners
OPEN ACCESS

学术论文的匀称美

  • Zili Zhai
Medical Research & Publication   2020;6(2):73-73

doi: 10.14218/MRP.2020.029

Published online:

 Author information

人有高低胖瘦,论文有七长八短。讨论学术论文的胖瘦高矮似乎为伪命题、不科学,其实不然。撰写医学学术论文不但要循规蹈矩的遵守设定的格式,而且写作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的遵循一定的规律,使论文整体上及组成部分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的平衡状态,主要表现在论文的结构以及写作的逻辑上。

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为AIMRaD(即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及讨论的首字母缩写),其它格式为AIMRaD的稍作变化,如AIRDaM,是将材料与方法移至讨论部分后面。AIMRaD格式呈沙漏状结构,顶部为摘要,其次为引言并与底部的讨论守候两侧,像哑铃两端的承重部分,维持平衡,实验结果(或和实验方法一起)位居中间,为原创性论著提供支撑性数据。结构上,引言与讨论两部分前后呼应,方法与结果则好像一问一答,使整个论文融为一体。

有的期刊对论文的整个篇幅有字数要求,有的对部分内容如前言有字数限制,一些则无字数和页数的规定。不管期刊的要求如何,引言与讨论部分在篇幅上应该保持适当的比例,譬如1:1至1:3之间就比较合理,最好不要超过1:4。过长的讨论使论文显得啰嗦笨拙,常见于讨论中对每个测定指标作一番评价,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或写的像综述一样,掺杂太多的毫不相干的内容,篇幅拉的特别长,枯燥乏味;相反,如果引言篇幅超过讨论的,则使文章看起来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常见于为避免重复结果的内容,在讨论中无话可话,几句话草草了事,研究意义不明;而在引言中则对背景信息不分青红皂白、洋洋洒洒、面面俱到,恨不得把所有知道的东西都放进去。为了在引言和讨论上做到长短相宜、相得益彰,关键是内容上紧抓重点,语言上简明扼要。

除了结构上对称,引言与讨论属典型的逻辑上对称。大家都知道,引言呈倒三角形状,起始于广泛的议题,研究范畴逐步收窄,结束于研究目的、假设或本文的主要发现。讨论则呈正三角结构,与引言的写法相反,起始于本文的主要发现或回答的重要问题,逐步将研究视野扩展,将本文的研究意义引向更普遍的研究领域或人群。如果引言与讨论像对立的映像关系,方法与结果部分则呈现平行的结构。方法为结果提供技术的支持,结果为实验的总结。请注意,材料与方法部分中对技术方法的次序安排并非杂乱无章、胡乱拼凑、没有次序性,应该按照结果中出现的顺序井然有序的加以排列。

与上述提到的论文几个构成要素比较,参考文献的作用常被低估,但是却是论文成文的基础。开展学术研究不能自说自话,通俗点说口说无凭,需要旁征曲引、有理有据。而论文中罗列文献也不是用来装饰门面的,贵在适切,需要理由充足又恰到好处的迎合各个论点。因为参考文献贯穿全文,在全文中起到平衡、润滑、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题目,为论文的精华,妙在画龙点睛,再重视也不为过。如果说参考文献是引证别人的观点,为我所用,而论文题目则是掇菁撷华,高度浓缩自己的研究结果。

总之,结果是论文的中心、支点。文章中每一句话、每个语意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与论文的数据和发现密切相关的就保留,无关的就删除,不要有怜悯之心,这里也不是显摆的地方,出现无关的内容容易让读者分心,产生疑问,极大的破坏论文的可读性和质量。结果的两侧有引言、方法、讨论和参考文献等,它们起到平衡作用。一个平衡的文章首先直观上给人以赏心悦目、清爽宜人、干净利落的感觉,会为文章能获得好评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