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JournalsCollections
For Authors For Reviewers F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Open Access
Ethics Advertising Policy
Editorial Policy Resource Center
Company Information Contact Us Membership Collaborators Partners
OPEN ACCESS

申请基金过程中常见问题解析

  • 庞倩倩
Medical Research & Publication   2020;6(4):172-174

doi: 10.14218/MRP.2020.064

Published online:

 Author information

转眼已到2020年底,又到了一年一度国家自然基金申请的最紧张的准备阶段,对于大多数还在科研泥潭中摸爬滚打的同行们来说,这个时候并不轻松。国家自然基金作为目前最为公正的科研资助体系,其申请难度之大,无需赘言。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本子脱颖而出?以及如何避免申请国自然过程的“坑”?下面小编就浅谈一下国自然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大家申请有帮助!

1. 国家级项目类型有哪些

研究项目
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
人才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项目

2. 申请人是否具备资格

1)申请人具备博士学位以上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未毕业的在读的博士生不可以,在职研究生可以,但要导师及其单位许可;

2)申请人如果连续两年面上项目未获资助要停一年再申报,如果上一年度已经获得立项则本年度不能再作为申请人申请相同类型的项目;

3)项目组成员超项。在确定项目组成员时,一定要核对组中高级职称人员的项目数,注意:项目组参与人员分配要合理,做基础研究的工作人员或研究生比例不宜太低。

3. 选题,研究方向,关键词

1)自然基金的传统,鼓励在某个方向上的延续,根据已有的研究基础,进行延伸或散发。如果申请人在某个领域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发表了一些高质量(JCR1区或2区文章)论文,或得到过一系列的科研项目资助,那么国自然申请就会容易的多。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追逐热点,毫无科研基础,经常换课题,很难得到资助。

2)选题切入点要准,切忌过宽过大,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且要以问题为导向,而非以技术为导向。

3)关键词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委的通讯评审是根据标书的关键词来随机分配评审专家的,如果你的标书倾向于分给临床领域专家(通常为两位临床领域专家,一位基础领域专家),则关键词需要把临床相关内容重点列出,基础内容关键词简单列出;但如果你的标书倾向于分给基础领域专家(一般为两位基础领域专家,一位临床领域专家),则关键词需要把基础内容重点列出,临床内容简单列出;例如:A: 肾癌,药物敏感性,RNA-SSR,倾向于分给临床研究领域;B:肾癌,自噬作用,RNA-SSR,药物敏感性,则倾向于分给基础领域。所以申请者一定要注意关键词的罗列。

4. 摘要

摘要一般是评审人审阅的重点,也是最先看到的地方,但一定要最后来写。切忌将摘要写得繁复且晦涩难懂,也不要泛泛而谈。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将研究背景、科学意义及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创新性,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完成项目和预期目标的可能性表述清楚。

5. 立项依据

立项依据一定要开门见山,不要说过多相关但无直接联系的话,并且要注意逻辑性和层次感:

1)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需解决问题的关键性和迫切性;

2)国内本人前期研究进展(再次强调了申请者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写出研究思路以及对某个科学问题的一些特殊或创新性想法;

3)阐明拟开展此项研究的充足理由和学术意义,可以填补空白,属于延续性研究而非空中楼阁;

4)文献引用的一定要有份量,尽量引用几篇近期的高分文章(注意时效性)。

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这部分大概5000字左右,评审人不会逐字逐句阅读,所以在写作时,除了内容充实外,还应做重点突出,基金只要求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切忌研究内容贪多,导致问题深度不够,评审人抓不住你的关键研究问题;同时也切忌研究内容太多,评审人也会担心内容太多资助经费是否能够支撑课题完成。建议把研究内容分为两三个大块,每块涉及两到三个小点,用粗体或不同颜色突出显示,注意每部分相互兼顾,不要重复。

7. 技术路线

可以是图文型也可以是流程型,但必须注意简明扼要。让评委一眼就能明白申请人研究的什么。

8. 可行性分析

一般从这四方面阐述:研究材料可行,理论上可行,方法上可行,技术上可行。

9. 研究的创新性和特色

首先要明确创新性不是什么越新用什么!而是指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创新点一般写3~5点足够,力求凸显研究的视角新颖和独特,但一定要切忌空谈,鼓励学科交叉,但学科交叉也不等于创新。目前为三大块:理论创新;提出新颖的学术思想;方法创新:用独特的方法来解决一些老问题;材料创新:研究新材料解决老问题。

10. 年度计划和预期成果

一般不看,但一定要与开始的预算对应好。

11. 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

1)基金项目的评审非常重视前期工作积累。一定要有工作基础。尤其是对完成本项目有帮助的工作基础,这是立论依据的重要补充。如果申请人或合作者基础薄弱,不妨强调单位或研究组的工作基础。可以利用参与者的工作基础和学校资源来弥补自己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2)工作条件要宏观的展示实验室、学院、整个研究机构或整个学校的研究条件。如果具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条件则要重点强调。但切忌不能罗列买仪器,尤其是5万元以上的仪器,不然评审人员会认为研究条件不足而pass掉。

12. 申请人简历

1)学历,职称,是否出国进修或出国研究经历,该部分体现了研究水平,一定要标明。

2)申报人需重点突出的内容,也就是说重点写什么才能加大中标概率。

(a)5年内(最好3年内)发表的相关研究方向的SCI文章(JCR分区1区或2区文章≥1篇),其他研究方向的SCI文章不低于2篇:但!!!①必须是标书申报相关研究的文章,纯临床,纯生物信息分析,Meta分析不计入;②不是一作或通讯,仅为共同一作或通讯只能算半篇,共同一作或通讯但排名二位之后,不计入。③不上档次的论文,坚决不列。④文章必须能被检索到,只接收不计入。

(b) 如果申报人有过国家项目成功主持的经验条件会放宽。

13. 标书预算如何划分

这部分也比较重要,因为预算不合理会被专家质疑。

仪器购置:0~10%之内;材料费:50%左右;测试化验加工费:10%左右;燃料动力费:5~10%左右;劳务费:10%左右(硕士1000元/月,博士1200~1500元/月,不宜给的太少);出版费:预算2~3篇SCI,版面费;国际合作交流费:预算1次国内,1次国际,或2次国内;差旅费:视国内外会议情况而定;管理费:≤5%(一定要有)。大于5万元的大型仪器一定不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