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JournalsCollections
For Authors For Reviewers F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Open Access
Ethics Advertising Policy
Editorial Policy Resource Center
Company Information Contact Us Membership Collaborators Partners
OPEN ACCESS

成功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一点体会

  • 刘涛
Medical Research & Publication   2020;6(S1):29-29

doi: 10.14218/MRP.2020.S013

Published online:

 Author inform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对每一位抱有学术思考与学术能力者的肯定,也是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追求目标。科研项目一方面能够提供充裕的研究经费,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是检视科研人员对理论与实践中研究重点与热点的把握程度。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主持基金项目作为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这也是对年轻人的有效激励方法。同时,我个人也认为,熟悉基金申报流程、积累基金申报经验和掌握申报方法等知识对于年轻科研人员至关重要。借此机会,我将自己申报基金项目过程中一些个人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以期能够产生些许效应。

凡事留给有准备之人。2015年,我进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攻读博士学位,通过长期积累和精心准备,我在博一上学期就成功地拿到了“美捷登青年科学家研究基金”,这也是我拿到的首个基金项目。虽然该项目经费较少,规模较小,可能难以突破某些科学问题,但对我而言,项目带来的推动力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这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催生了我对从事科研活动可持续力;另一方面,项目申报和实施的过程让我获益匪浅,初涉科研领域的我能从小课题的申报实施过程中得到锻炼,为后面申报高级别的项目积累丰富的经验。之后,我陆续成功地获得了自治区中医民族药青年项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青科项目、自治区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3项。博士毕业后第一年,我也成功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这是我从事科研以来的最大鼓舞和肯定。

基金申报的方法因人而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申报基金项目的经历,我总结出了一些关键性经验。(1)要有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多看文献、多听讲座、多与同行交流、多思考,找出自己工作中的新苗头或关注实际工作有意思的现象;通过文献资料搜集或预实验结果,从而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2)把准方向,聚焦细节。所选的研究问题科学意义一定要重大,但具体怎么实施则要考虑得非常细致。比如,我去年中的国自然标书,研究的是重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具体研究内质网应激各通路及上下游蛋白,采用靶向蛋白质学方法,用体内外实验验证,整个研究过程很具体。(3)夯实基础,敢于尝试。基础来自于一系列课题申报书的撰写,一篇篇文章(尤其是SCI)的阅读、思考和积累。我的基本做法即是不断尝试去申报课题,只要有机会就申报,博士期间我成功申报了4项基金。其好处在于:敢于尝试申报项目,就能够提高申报标书的撰写能力,同时也使自己的研究更加深入,为后续申报高级别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戒骄戒躁,虚心请教。项目申报书初稿成型之后,不宜骄躁地去提交,而是要静下心来反复修改,逐字逐句地对申报书逻辑、观点、格式以及行文等进行斟酌,尤其要避免出现措辞、标点、字体等基础性错误。修改之余,要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要逐一修改。

基金项目的申报并非一帆风顺,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成功立项的目标。扎实基础,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有了存量,那么质量也就不远了。一位诗人说:肚子里有一桶水,才能倒出一碗水;诗人读五百万字,才有可能写一万字。因此,凡成功者,必有其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步一个脚印,方能突破现实科研中的屡屡瓶颈,绽放科研路上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