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Search
Advanced

Publications > Journals > Medical Research & Publication> Article Full Text

  • OPEN ACCES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北——“会评”的流程和解读

  • 杨小骏
 Author information 

在“函评”之后,会根据结果选出大约40%的标书进行“会议评审”(简称“会评”),其中大约12%左右“函评”结果很好的标书为A级,这类标书基本上95%以上可能中标,在“会评”中基本是“走过场”,即使这类标书的申请人与某个“会评专家”有仇,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毙掉一个A类标书,这样做极“伤人品”,所以如果通过某些渠道提前知道是A类上会的话,就可以愉快的游山玩水去了。

“会评”在不同学科分为多个小组,“会评”专家的人选基本每年都会变,而且“会评”专家的名单公示政策也每年有所不同,2014年的政策为“会评”前进行公示,而2015年则为“会评”后进行公示,可能是基金委担心提前公示有可能会存在“拉关系”的现象。不同的学科小组负责不同的学科,所以不存在某些学科因为SCI发表较难而难以中标的情况。而有的一些热门学科,申请人的竞争力都很强,也会存在一些优秀的标书被刷下的可能。

而“会评”的重点主要在B类上会的标书,可能会存在一些“黑幕”或“争议”,这类标书基本上水平差别不大,哪个上会哪个不上可能就会有一些“讲究”。一般情况下,“会评专家”可能会达成一定的“默契”,所以在这一环节可能某些学术大佬门下的研究人员会在“默契”中“直接晋级”。当然,我们要相信这类事件必定是“个别现象”。另外,同等评价下,应该会有“弱校优先”、“西部地区优先”、“女研究人员优先”、“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研究人员优先”的潜规则,这些基本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们只有把标书做到最好,争取直接A类上会,“管它东南西北风”才是王道。

相对来说,个人认为自然科学基金的透明度和评审过程的公正性是毋庸怀疑的,这一点也基本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有没有得到资助,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申请人本人实力,以及申请书的撰写质量,这些才是可否得到资助的根本原因。要知道,在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整个过程中,“抱怨”和“申诉”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与其否定评审专家的水平,不如仔细思考如何把标书写得更完美,在来年的申请中获得好的结果。

About this Article

Article History
Received Revised Accepted Published
December 25, 2019
DOI http://dx.doi.org/10.14218/MRP.2019.069
  • Medical Research & Publication
  • pISSN 2475-7500
  • eISSN 2475-7543
Back to To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北——“会评”的流程和解读

杨小骏
  • Reset Zoom
  • Download T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