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科研的人千千万万,在这条道路上爬行的人们总有独树一帜的见解,毕竟这条路上满是荆棘。在我心里,真正走进科研的人都是猛士,这群人在黑暗中摸索爬行,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终身,令人肃然起敬。作为科研界刚入门的菜鸟,仰望着前人,探索自己脚下的路。
何去何从的我们?
2019年,在自己的博士研究生阶段,通过课题《丘脑局部环路异常介导卒中后疼痛的机制研究》的申请,很荣幸得到了美捷登青年科学家研究基金的资助。在此,特别感谢美捷登公司为我提供的宝贵机会。伴随着得到资助喜悦的同时,这个课题也敲锣打鼓的开张了。两个月后,兴奋劲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花式打击,一次次失败的实验结果甚至让人怀疑人生。和实验室的小伙伴交流心得,发现自己并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在不同阶段被关进小匣子里,通过重塑自己的精神面貌再整装出发。
想不明白,应试教育下长大的我们为何会变得如此脆弱?时至今日,大伙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到今天,一路走来谁不曾面对数不清的考试,大到中考高考,小到各种月考。本以为早就练就铜墙铁壁一身本领的我们即将迎来而立之年,为何会在心态日益成熟的此时此刻变得踟蹰不前?
在每个阶段,人或多或少会面对不同的选择。在孩提时代,有家人替我们做选择,大到幼儿园小学的择校,小到一日三餐的荤素搭配。青少年时期,依旧有家人可依赖,包括高考志愿的填报。虽说是志愿,但仍有父母可依赖的我们,怎可能不牢牢抓住这宝贵“依赖”的机会?这些机会,用一次少一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我们又安心度过了高考填志愿的时刻。现在,终于迎来了我们自己做选择的时刻,所以在面对一次次来自课题的打击,我们满腹狐疑,如今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科研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需要坚持?如今的我们,不是变得扛不住打击,而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做的选择太多,再难有人能替我们做出明确的选择,我们得包办自己的人生。
何如走此一遭?
2020年1月27日,算是在疫情期间给世人打击最大的一天,一觉醒来铺天盖地的新闻。是的,篮球巨星科比在这一天离开了我们。“凌晨4点的洛杉矶算什么,我们见过24小时的同济,”这是我以往常常用来调侃自己及身边人的一句话。其实作为一个篮球盲,我很少接触篮球,并不清楚科比拥有多少枚总冠军戒指,也不了解他在每个赛季或单场比赛能砍下多少分。但是,“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这句话,我相信无人不知。即使对他并不熟悉,也为他的逝去潸然泪下,毕竟受“黑曼巴精神”鼓舞的人不胜枚举。
“见过24小时的同济”,不是用来自诩自己的艰苦奋斗科研史,深知相比同行人自己那九牛一毛的付出。每次说这句话皆是有感而发,因为自己走了科研这条路,所以觉得这条路上举步维艰,常常会忍不住想,为什么自己身边的科研小伙伴一个个愁容满面?是不是其他道路会比科研路来得更容易些?会情不自禁怀疑走上科研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冲动劲过后,转念想想其他行业的人。重庆挑担的“棒棒”、擦玻璃的“高空作业”人,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体力劳动,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码农和白领金领,日进斗金,享受着舒适的办公环境,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那个群体。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与一码农聊天,感叹他的高薪,而他告诉我们自己最近两三个月从未在22:30之前下过班。想象他们行业上班时需要进行的“头脑风暴”,大家低头默不出声。是的,有多大的能力就得到多大的回报。从事科研的我在碰壁时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走科研路,但倘若自己走上其他岗位,是否也会时常进行类似的自我否定?或许会,毕竟“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是人之常态。
做一行爱一行,既然做出了选择,那么就得风雨兼程,这些是老生常谈的道理。既然已经踏上科研这条路,不要彳亍,坚定走自己的路。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不再有他,但是,凌晨四点的全球,有我们千千万万人。
何处是归期?
儿时顽皮的我们渴望彻夜玩闹嬉戏,憧憬秉烛夜谈的佳话,如今从事课题的我们时常想眠不能眠。在这条路上,依旧会不定期踌躇和否定。但是,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虽然不知道自己对这个课题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回报,但依旧会继续前行,不求踌躇满志的那一日,但愿问心无悔。各位同行,祝我们磕磕碰碰,和着血吞下泪,祝我们在科研这条路上流浪之后,最终觅得一方落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