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强国的征途上,诚信是科研的底线。近日,中国科技部(MOST)对10名科研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了公开谴责,彰显了维护科研诚信的决心。
中国科技部(MOST)近日采取罕见措施,公开点名并谴责了10名科研人员在申请国家科研基金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这一行动发生在中国加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自主发展之际——北京方面决心加强科技实力,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科技部在7月19日通过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五起违规案例的细节,包括四起项目申请书抄袭案例和一起研究人员请求对其资金申请进行有利评审的案例。涉及的申请已被拒绝,相关研究人员被禁止参与国家资助的科研项目,禁期长达七年。这一谴责发生在党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的次日,会议期间,党组承诺加强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以发展关键技术。国家将原创创新和技术自力更生视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并已增加科研投入,努力解决研究和学术领域的缺陷。
2020年9月,科技部发布了一份文件,旨在解决科技领域的违规行为。此后,尽管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经常披露学术不端行为,但顶级科技监管机构公开揭露违规情况却较为罕见。
据科技部称,南京鼓楼医院前副院长孙倍成曾致电并发信息给评审人员,试图游说他们批准他为研究项目申请国家资金。四名评审人员并未将孙的“协助请求”报告给监管机构,也未要求回避。其中一名评审人员,中国东南大学的赵远锦,甚至“协助”了孙的请求,并在后来向孙透露了他正在被科技部调查的消息。
科技部表示,这种不当行为“严重破坏了申请审查过程”,“给那些致力于工作的研究人员带来了麻烦”,并补充说,这对“科学界的形象和技术创新的发展都是有害的”。科技部承诺对资金申请审查过程中的不当请求采取“零容忍”政策,并报告了四起在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关键指标等关键领域抄袭的案例,这些领域对于国家资金的评估至关重要。科技部已召集研究所负责人,并命令他们严格遵守科研诚信准则,纠正不当行为。“科学诚信是技术创新的基石”,科技部表示,并承诺“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相关问题的监督,如抄袭、知识产权盗窃和欺诈,并加大这些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科研诚信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石。中国科技部的这一行动,不仅是对个别科研人员的警告,更是对整个科研界发出的强烈信号:维护科研诚信,保障科研环境的公平与正义,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让我们共同维护一个干净、公正的科研环境,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